找到相关内容19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(好帖)从“心”看待——爱情、婚姻和家庭

    加害于他,欲置他于死地,而他只一味抱定“孝悌”的心,从不报复,也毫无怨言,真是堪称圣人,所以最终尧才会选定他作继承人,他是真有国君之德啊。只要我们有真修行的心,象舜一样坚定,那么我们一定能透过一切境界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375831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融合儒佛 力斥排佛

    所处的时代, 正是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时代。他认为近代中国落后贫弱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丧失了仁义, 丢失了八德, 废弃了儒家的孝悌、忠信、礼仪、廉耻等伦理纲常, 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偏颇之处, 但也有一定的道理...

    辛雷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476964.html
  • 中国传统伦理与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

     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美德。过去讲“忠君孝亲”,认为在家孝顺父母,在朝忠于君主,是两大根本道德义务。悌是亲敬兄长,兄弟和睦。我们现在仍然应当提倡孝悌之道。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“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”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2080590.html
  • 皑皑昆仑雪 浩浩长江流——茗山法师佛学思想初探

      皑皑昆仑雪 浩浩长江流——茗山法师佛学思想初探   ◎刘大任   写下题目,搁笔再三。笔者对茗山法师高山仰止,尚不敢妄称跻于门墙,何况探其堂奥。也只能以朝山者的态度,沿着茗老一生行迹,作一瞻礼。   一、归儒入佛,避世出家。   茗山法师,出生于书香门第,其父钱公为前清秀才,其母张氏是位虔诚的五戒优婆夷。他幼承庭训,又读私塾十年,深受儒家的浸染。他说过:“我对孔孟之学,如忠恕、孝悌、...

    刘大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5383435.html
  • 佛教对重构东方哲学的意义

    至少是受玄学的甚深影响。为了与中国传统的儒家"孝悌为人之本"的伦理学说相一致,佛教僧侣造出了不少讲孝的经典,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。东晋的慧远竭力把儒家的封建礼教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沟通起来,宣扬孝顺父母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4188675.html
  • 佛教的忠孝观

    二十四孝的典范,最近有一位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更撰文提倡三十六孝。在传统伦理道德式微,价值取向日益偏差的现代,有人登高呼吁护孝悌思想,实在是值得欣喜的现象。不久前台北市曾经举办过孝行奖的颁发典礼,各个县市...我们的国家是个人人忠贞的国家,我们的社会是个人人孝悌的社会,祝福各位平安幸福!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孝亲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750025905.html
  • 清初顺康雍三朝之政教关系

    主要为孝悌,强调传统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,并提出“宜用威者摄之以威,宜用恩者摄之以恩”,所谓“恩威并施”的统治法,是以强制力来驱动贯彻教化之实现。[63]此可从康熙九年(1670)所颁布的十六条圣谕内容获得证明:  朕惟至治之世,不以法令为亟,而以教化为先。……盖法令禁于一时,而教化维于可久,若徒誓法令,而教化不先,是舍本而务末也。……朕今欲法古帝王,尚德缓刑,化民成俗。举凡敦孝悌以重人伦,笃宗族以...

    杨惠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0659590.html
  • 略论玄学与禅学的相异互补与相通相摄

    rdquo;便强调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完善人、实现人的必要性。家庭是人类最初最重要的社会关系,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宗法社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,因此,“孝悌”便成为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以实现“仁”的根本条件。所以说“孝,礼之始也”(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),“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”(《论语·学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765691.html
  • 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

    儒学的悲剧。   儒家人生哲学从一开始就强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人的必要性,而家庭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关系,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宗法社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,因而代表家庭伦理的“孝悌”便成为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以实现“仁”的根本条件。所以说“孝,礼之始也”(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),“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的社会关系也日益丰富和复杂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中曾...

    洪修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866317.html
  • 孝文化经典《孝论》译释

    燕人美其孝悌焉。  故律制:佛子,必减其衣盂之资,以养父母也。以此诸公,不遗其亲,于圣人之意得之矣。智藏、常超谨于奉师,盖亦合于其起教之大戒者也,可法也矣。   注释  ①道纪:生卒年不详,此齐...师父死后,他在心里守丧三年。常超的师父叫中礼,中礼死后,常超的恭敬之心不变,一举一动就像师父还活着一样。燕地的人无不赞美他的孝悌。  因此,律条中规定:需要的时候,僧人必须减少自己的衣食之资,以供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568570.html